臍帶血移植療效有核細胞量是重要依據,醫生經驗和選擇很關鍵
2017-11-27
臍帶血的臨床療效由哪些因素決定?單份臍帶血和雙份臍帶血移植有無差別?近期,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臨床研究項目“單份與雙份非親緣臍血移植治療血液疾病臨床效果的比較”在《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志》刊發,揭示了臍帶血移植療效與臍帶血的TNC細胞量(有核細胞數量)、HLA位點相合率等因素相關。如果單份臍帶血受以上因素制約無法滿足輸注要求時,雙份臍帶血移植也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替代移植選擇。
該項目研究人員以2006 至2016 年國內安徽省立醫院、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等8 家移植中心的185例非親緣性單份臍帶血移植和66例雙份臍帶血移植病例為對象,并對植入臍帶血的193 例受者進行為期6年的隨訪。
隨訪結果顯示,185 例單份臍帶血移植病例中,有146 例獲得植入,植入率為78.9%,其中,惡性血液病患者110例,植入98例,植入率為89.1%,非惡性血液病患者75例,植入48 例,植入率為64.0%。66例雙份臍帶血移植病例中,有47例獲得植入,植入率為70.7%,其中,惡性血液病患者40例,植入臍血33例,植入率為82.5%,非惡性血液病患者26例,植入臍血14例,植入率為53.8%。由此可見,惡性或非惡性血液病患者的單份臍帶血植入率均高于雙份臍帶血,但兩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研究證實,TNC細胞量是影響臍帶血植入后表征及移植后長期療效的重要指標,也是選擇單份和雙份臍帶血移植的重要依據。有文獻報道,不同疾病隨著輸入TNC細胞量的不同其移植成功率、總生存率、植入時間長短也不同。如TNC細胞量大于3.9×10^7/kg 時可顯著提高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接受單份臍帶血移植成功率和總生存率。當輸入TNC 細胞量從(1~1.5)×10^7/kg 增加到2.5×10^7/kg時,可有效縮短惡性血液病患者的臍血植入時間。這項研究也證明,輸入有效的TNC細胞量與單份臍帶血移植病例總生存率呈顯著正相關。
此外,HLA位點相合率、輸入有效TNC細胞量分別和單份臍帶血移植病例aGVHD發生及存活時間顯著相關。HLA相合率高的單份臍帶血移植病例的aGVHD發生率顯著低于相合率低的病例,輸入的有效TNC細胞量越多,患者的存活時間越長。
研究結果表明,無論是單份還是雙份臍帶血移均可植入,而單份和雙份臍帶血植入成功患者的中性粒細胞和血小板植入時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發生率、存活時間及6年累積存活率均無顯著差異。
破解“單份臍帶血不夠用”,醫生的經驗和選擇很重要
在對臍帶血的“非議”中,其中有一條是單份臍帶血只能用于體重30Kg以下的患者,如果用于30KG以上的患者,會存在不夠用的情況。以上研究告訴我們,如果采集的單份臍帶血有核細胞數量或HLA位點相合率高,單份臍帶血完全可以承擔一位大體重患者的移植使命。反之,即便是雙份臍帶血,若有核細胞數量或HLA位點相合率低,其臨床療效也會大打折扣。
實際上,用不用臍帶血,用什么樣的臍帶血,用多少份臍帶血等,還與醫生根據患者的情況和自己的移植經驗作出選擇存在重要關系。醫生的經驗和選擇造成了臍帶血療效三六九等的差異。相比“單份臍帶血不夠用”這種將療效都押在臍帶血上的說法,“臍帶血用得夠不夠好”反而更能切中問題的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