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寶寶出生那天起,您就和他在進行交流,通過交換眼神、微笑和身體語言來進行對話。寶寶會對您的說話聲和心跳的聲音作出反應。他最初的交流工具就是啼哭。在兩個月大時,寶寶也許已經會用不同的哭聲來表示饑餓、疼痛、恐懼和不適了。除了啼哭,寶寶最早的語音是一種由于唾液增加而在喉部發出的噪聲——在大約三個月大的時候開始出現汩汩聲、劈啪聲、咕咕聲、尖叫聲等。這些發出的聲音聽起來不太像是單詞,但是您的寶寶可能已開始試圖與您交談。
他很快就開始將音節連接起來,重復發出像“ba-ba-ba”的輔音和元音組合。要知道孩子的說話技能很少是按照任何時間表來發展的,孩子在這方面的進步是千差萬別的。也許在六個月和一歲之間的任何時候,您的寶寶就能夠叫一兩個非常重要的人名(很可能就是“媽媽”和“爸爸”)。實際上,說話較早的孩子在一歲的時候也許就知道并能使用十二個單詞。這些也許都是些像餅、汁、狗和杯之類的名詞。
當孩子開始發出無意義、連續的發音時,聽起來甚至像一串外語,您要知道孩子現在急切地想像成人一樣與他人說話。這種類型的談話也許會持續很長時間,您的孩子才能夠說真正的語言。在讓他自己很好地被別人理解之前,這通常是他在單獨玩耍時說出的話。在一歲和兩歲之間,您的孩子也許會有大約50個單詞的詞匯量(毫無疑問,其中之一是“不”),而且非常喜歡與您一起唱那些熟悉的和多次重復的歌曲。如果孩子在學走路這個時期說話能力的發展似乎出現了停滯,不要對此感到吃驚,因為他很難同時提高兩種技能。在開始時孩子通常會將名詞和動詞連接起來形成兩個以上單詞的句子,這種情況有時會發生在兩歲和兩歲半之間,而且說話較早的孩子甚至可以在名詞前加上一個介詞(在桌子下)或形容詞(大狗)。在您的孩子三歲時,他可能會有大概300個單詞的詞匯量。您或許會注意到,當孩子找到了合適的詞來表達憤怒和渴望的時候,勃然大怒和懊惱的時間就會變少。
您和孩子在一起的所有時間都要鼓勵他說話。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有意識地幫助孩子培養語言能力:
1、經常直接與寶寶說話,把注意力完全放在他的身上。低下身來靠近孩子,并注視著他的眼睛。
2、說話要慢而且要清晰,使用一切合適的詞描述清楚您在和孩子做什么以及您在為孩子做什么,包括身體的部位、食物種類和喜愛的玩具。在孩子兩歲以前,應使用同樣的詞來描述相似的事物,例如將腳上穿的各種鞋都叫做
鞋子,而不區分為涼鞋或運動鞋。
3、要給出簡單的解釋和指示。大約在15個月大的時候,如果您說像“遞給我一塊尿布”之類的話,孩子就能按您的要求去做。如果您使用以“跑進臥室,可以嗎?然后……”之類的長句子開頭的話,就可能會給孩子造成混亂。
4、使用圖書幫助孩子強化單詞和物體之間的聯系,經常指著熟悉的事物并叫他找出圖片中的狗、寶寶或房子。經常與孩子一起玩文字游戲,教孩子做手指游戲,或者一起伴隨著動作唱歌。
5、孩子在對您說話的時候,要給予他足夠的關注。耐心地等他想出正確的詞來完成表達過程,而不要急著自己代替他去完成,或者在他說出句子之前就將所要的東西給他。
6、無論有多么漫長,您都要有耐心回答孩子提出的所有問題。也可以提供一些附加信息,對問題進行擴展。例如,如果您的孩子看到松鼠問“那是什么?”,您不僅要告訴他答案,最好還告訴他那是一種生活在樹上的動物,靠尋找橡子為食。
7、不要通過及時糾正的方法來阻止孩子說兒語和語法不正確的句子,這會打擊孩子說話的積極性,甚至會讓他根本就不愿意說話,最好的做法是不斷重復正確的單詞或句子。
記住,語言培養包括“接收的”語言(理解單詞)也包括“表達的”語言(說出單詞)。在整個童年的早期,特別是在嬰兒期和學步期間,孩子能理解的總比他們能說出來的更多。因此,如果您的孩子甚至在兩周歲的時候還說不了多少話,但是只要您發現他的“接收”詞匯在穩步增加,大概就沒有什么值得憂慮的。
當孩子的說話習慣逐步成熟起來以后,他就能與您進行更有意義的交流了。他的社會行為會達到一個更復雜的新的水平,并且當他提高了自我表達能力后,失望情緒就會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