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版“金瘡藥”,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可促進創面愈合
2017-10-18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維持著機體內環境的穩定,具有美觀,保護機體,調節體溫,感受壓力、疼痛和溫度等功能,能夠保護人體組織器官不受外界侵襲。
(生活中會遭受各種各樣的創傷)
雖然每個人都想擁有光潔完美的皮膚,但在生活中難免會遭受各種各樣的創傷,如外科手術、外力、熱、電流、化學物質、低溫以及機體內在因素(如局部血液供應障礙等)作用下所導致的損害,這些損害會破壞皮膚的完整性,使一定量的正常組織丟失,造成皮膚正常功能受損,從而形成創面。
創面愈合是一個復雜的生物學過程,涉及多種修復細胞的增殖、遷移、分化、凋亡等過程。近年來,干細胞成為生命科學和醫學研究的前沿熱點,在疾病治療和再生醫學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干細胞技術及其臨床轉化研究不斷取得突破,使得該技術有望成為繼藥物、手術、物理等傳統治療方法之后新的疾病治療途徑,其中也包括了創面愈合。
(臍帶間充質干細胞)
臍帶間充質干細胞(UC?MSCs)是一種多能干細胞,具有較高的分化潛能,可分化為血管內皮細胞、成骨細胞、成脂細胞等多種組織細胞,在免疫系統、血液系統、內分泌系統等各個疾病領域都得到了深入而廣泛的研究。由于具有多向分化潛能,可參與免疫調節等作用,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在創面治療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創傷和組織修復與再生醫學專家付小兵研究發現,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具有促進創面愈合的作用。
70歲的陳女士因右下肢靜脈潰瘍引發慢性創面,輾轉多家醫院治療近9個月都無法愈合,后至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就醫,付小兵科研團隊針對陳女士傷口情況,應用臍帶間質干細胞治療新技術對她的慢性創面進行治療,同時采用傷口濕性愈合理論指導下的傷口護理技術,使傷口很快得到有效控制,治療55天后,陳女士的傷口完全愈合,治療效果明顯。
湖北醫藥學院附屬太和醫院的何晏清對100 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皮膚潰瘍創面進行了對比研究,其中實驗組予以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對照組予以常規治療,結果發現臍帶間充質干細胞能夠更好地改善皮膚潰瘍創面的愈合。
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為什么能夠醫治創面?科學家推測,這是因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可以通過干細胞旁分泌作用的生物活性因子來調節創面組織的微環境,促進創面修復,而且能夠增加抗炎因子的表達,抑制炎癥反應,發揮抗炎作用。同時,臍帶間充質干細胞還可誘導內源性內皮生長因子表達,促進微血管增生,修復受損傷的血管,并通過調節創面成纖維細胞的量和其產生細胞外基質(ECM)的量來調節創面愈合,減少瘢痕形成。
(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凍存 攝于四川省干細胞庫)
相信隨著再生醫學和干細胞研究的發展,針對創面的干細胞療法將日漸成熟,而作為醫療廢物被扔掉的新生兒臍帶未來將大有用武之地。目前,經過專業的生物技術實驗室的處理,臍帶中的間充質干細胞可以被分離出來,儲存在-196℃的深低溫環境中,這也就意味著,當我們不幸遭遇各種創傷時,儲存者可隨時提取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用于創面治療。